专业代码:080701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精术业、高素质、能力强,具有全球化意识”的人才培养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宽厚的工科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能够胜任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能够承担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设计与开发及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等工作,并能实现以下目标:
目标1:能够适应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融会贯通工程数理基本知识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了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方向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法规,能对复杂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负责完成一个中等规模的电子信息产品的测试和技术支持,进而成长为测试工程师、技术经理等。
目标2:能够跟踪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创新能力,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并运用现代工具从事本专业领域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负责完成一个以上产品关键技术的方案设计和研发工作,成长为研发工程师、产品设计师等。
目标3: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了解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沟通、竞争与合作能力,胜任研发、测试、技术支持、营销等部门的管理工作,成为企业中层管理者。
目标4:具备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影响,在工程实践中能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目标5:具有全球化意识,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校外其他学习渠道更新知识,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拥有自主的、终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实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二、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即修业年限一般为4~6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全面地理解工科公共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外语交流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1.工程知识: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领域工程技术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工程图学与工程数学知识,具有电路与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分析、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技术及应用、通信工程等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将这些知识用于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描述和分析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并进行实验验证,以获得对相应复杂工程问题的深刻认识并得出有效结论。能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提取、整理、分析和归纳资料,为问题分析过程提供有益参考。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设计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满足特定需求的单元(部件)、系统或工艺流程,并能通过设计性实践环节检验设计的合理性。同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体现创新意识,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在分析现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领域新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提炼、归并处理和拓展,开展有针对性的建模、仿真与优化研究,设计创新性实验获取、分析处理与解释数据,探索付诸工程实施与检验,并通过对各种研究手段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及开展研究。能够理解各种现代工具在测量、模拟和预测复杂工程问题方面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电子信息领域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子信息类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了解国家与电子信息领域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技术变化,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的项目团队下,以及在相关工程实践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并开展有效工作。
10.沟通:能够就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全球化意识,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专业技术领域沟通和交流、竞争与合作。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对电子信息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发展规律有明确的认识,并进而对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有不断主动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矩阵图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 |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培养目标5 |
毕业要求1 |
√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
毕业要求4 |
|
√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 |
|
毕业要求7 |
|
|
|
√ |
|
毕业要求8 |
|
|
|
√ |
|
毕业要求9 |
|
|
√ |
|
|
毕业要求10 |
|
|
√ |
|
√ |
毕业要求11 |
|
|
√ |
|
|
毕业要求12 |
|
|
|
|
√ |
四、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
五、核心课程
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工程实训I(包括电子工艺实习)、工程实训II、工程实训III、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七、毕业标准
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修满176学分,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德育实践,答辩合格,方准予毕业。
八、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
课程模块 |
课程性质 |
课程代码 |
开课 部门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学期学时分配 |
第一 课堂 |
第二课堂 |
实验 |
实践实训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第四学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4 |
18 |
18 |
17 |
14 |
14 |
4 |
|
通识教育平台 |
国防与安全教育 |
必修课 |
381002 |
学生处 |
军事理论 |
2 |
32 |
|
32 |
|
|
32 |
|
|
|
|
|
|
|
351001 |
保卫 |
安全教育 |
0.5 |
8 |
|
8 |
|
|
8 |
|
|
|
|
|
|
|
381003 |
学生处 |
军训 |
1 |
2周 |
|
|
|
2周 |
2周 |
|
|
|
|
|
|
|
小计 |
3.5 |
40 |
|
40 |
|
|
40 |
|
|
|
|
|
|
|
思想政治教育 |
必修课 |
371001 |
招就处 |
职业生涯规划 |
1.5 |
24 |
14 |
10 |
|
|
14 |
|
|
|
|
|
|
|
281001 |
马院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8 |
32 |
16 |
|
|
32 |
|
|
|
|
|
|
|
281002 |
马院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48 |
32 |
16 |
|
|
|
32 |
|
|
|
|
|
|
281003 |
马院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8 |
32 |
16 |
|
|
|
|
32 |
|
|
|
|
|
281004 |
马院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5 |
80 |
64 |
16 |
|
|
|
|
|
|
|
64 |
|
|
281005 |
马院 |
形势与政策 |
1 |
64 |
64 |
|
|
|
8 |
8 |
8 |
8 |
8 |
8 |
8 |
8 |
381001 |
学生处 |
入学教育 |
1 |
1周 |
|
|
|
1周 |
1周 |
|
|
|
|
|
|
|
小计 |
17.5 |
312 |
238 |
74 |
|
|
54 |
40 |
40 |
8 |
8 |
72 |
8 |
8 |
体育与健康教育 |
必修课 |
261001~261004 |
体育 |
体育 |
4 |
128 |
16 |
112 |
|
|
32 |
32 |
32 |
32 |
|
|
|
|
381004 |
学生处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1.5 |
24 |
|
24 |
|
|
24 |
|
|
|
|
|
|
|
小计 |
5.5 |
152 |
16 |
136 |
|
|
56 |
32 |
32 |
32 |
|
|
|
|
工程教育 |
必修课 |
271001 |
实训 |
工程文化概论 |
1.5 |
24 |
14 |
10 |
|
|
|
14 |
|
|
|
|
|
|
141002 |
机械 |
工程图学Ⅱ |
3 |
48 |
48 |
|
|
|
48 |
|
|
|
|
|
|
|
小计 |
4.5 |
72 |
62 |
10 |
|
|
48 |
14 |
|
|
|
|
|
|
数理教育 |
必修课 |
241001~ 241002 |
理学 |
高等数学Ⅰ |
10 |
160 |
160 |
|
|
|
64 |
96 |
|
|
|
|
|
|
241005 |
理学 |
线性代数 |
2.5 |
40 |
40 |
|
|
|
|
40 |
|
|
|
|
|
|
241007 |
理学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3 |
48 |
48 |
|
|
|
|
|
48 |
|
|
|
|
|
241013 |
理学 |
数学建模 |
2 |
32 |
16 |
16 |
|
|
|
|
|
16 |
|
|
|
|
241009~ 241010 |
理学 |
大学物理Ⅰ |
6 |
96 |
96 |
|
|
|
|
48 |
48 |
|
|
|
|
|
271003 |
实训 |
大学物理实验Ⅱ |
1.5 |
24 |
|
|
24 |
|
|
|
24 |
|
|
|
|
|
241008 |
理学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
2.5 |
40 |
40 |
|
|
|
|
|
40 |
|
|
|
|
|
小计 |
27.5 |
440 |
400 |
16 |
24 |
|
64 |
184 |
160 |
16 |
|
|
|
|
外语教育 |
必修课 |
251001~ 251002 |
外语 |
大学英语 |
9 |
144 |
132 |
12 |
|
|
32 |
64 |
36 |
|
|
|
|
|
192024 |
电信 |
专业英语 |
2 |
32 |
32 |
|
|
|
|
|
|
|
|
|
32 |
|
小计 |
11 |
176 |
164 |
12 |
|
|
32 |
64 |
36 |
|
|
|
32 |
|
411001 |
双创 |
创新创业教育 |
2 |
32 |
|
|
|
|
|
|
|
|
|
|
|
|
411002 |
双创 |
创新创业训练 |
2 |
32 |
|
|
|
|
|
|
|
|
|
|
|
|
371002 |
招就处 |
就业指导 |
0.5 |
12 |
8 |
4 |
|
|
|
|
|
|
|
8 |
|
|
小计 |
4.5 |
76 |
8 |
4 |
|
|
|
|
|
|
|
8 |
|
|
通识教育平台小计 |
74 |
1268 |
888 |
292 |
24 |
|
294 |
334 |
268 |
56 |
8 |
80 |
32 |
|
学科基础教育平台 |
学科基础 课程 |
必修课 |
171002 |
计算机 |
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 |
3 |
48 |
48 |
|
|
|
|
48 |
|
|
|
|
|
|
131009 |
电气 |
电路分析基础 |
3.5 |
56 |
48 |
|
8 |
|
|
|
48 |
|
|
|
|
|
131011 |
电气 |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
3.5 |
56 |
48 |
|
8 |
|
|
|
48 |
|
|
|
|
|
131015 |
电气 |
模拟电子技术 |
3.5 |
56 |
48 |
|
8 |
|
|
|
|
48 |
|
|
|
|
191001 |
电信 |
专业导论 |
1 |
16 |
16 |
|
|
|
|
|
|
16 |
|
|
|
|
191002 |
电信 |
信号与系统 |
3.5 |
56 |
48 |
|
8 |
|
|
|
|
48 |
|
|
|
|
191003 |
电信 |
电磁场与电磁波 |
3 |
48 |
42 |
|
6 |
|
|
|
|
42 |
|
|
|
|
191004 |
电信 |
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
3 |
48 |
40 |
|
8 |
|
|
|
|
40 |
|
|
|
|
191005 |
电信 |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
2 |
32 |
32 |
|
|
|
|
|
|
32 |
|
|
|
|
191006 |
电信 |
信息检索 |
1 |
16 |
16 |
|
|
|
|
|
|
16 |
|
|
|
|
191007 |
电信 |
Java语言程序设计 |
2.5 |
40 |
34 |
|
6 |
|
|
|
34 |
|
|
|
|
|
小计 |
29.5 |
472 |
420 |
|
52 |
|
|
48 |
130 |
242 |
|
|
|
|
专业核心 课程 |
必修课 |
191008 |
电信 |
数字信号处理 |
2.5 |
40 |
34 |
|
6 |
|
|
|
|
|
40 |
|
|
|
191009 |
电信 |
高频电子线路 |
3.5 |
56 |
50 |
|
6 |
|
|
|
|
|
50 |
|
|
|
191010 |
电信 |
通信原理 |
3.5 |
56 |
46 |
|
10 |
|
|
|
|
|
|
46 |
|
|
192001 |
电信 |
硬件描述语言 |
2.5 |
40 |
34 |
|
6 |
|
|
|
|
|
34 |
|
|
|
192002 |
电信 |
随机信号分析 |
2 |
32 |
32 |
|
|
|
|
|
|
|
32 |
|
|
|
192003 |
电信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2.5 |
40 |
40 |
|
|
|
|
|
|
|
40 |
|
|
|
192004 |
电信 |
数字图像处理 |
2 |
32 |
24 |
|
8 |
|
|
|
|
|
|
24 |
|
|
192005 |
电信 |
信息论与编码 |
2 |
32 |
32 |
|
|
|
|
|
|
|
|
32 |
|
|
小计 |
20.5 |
328 |
292 |
|
36 |
|
|
|
|
|
196 |
102 |
|
|
专业实践课程 |
必修课 |
192006 |
电信 |
认识实习 |
1 |
1周 |
|
|
|
1周 |
|
|
|
1周 |
|
|
|
|
192007 |
电信 |
工程实训I |
2 |
2周 |
|
|
|
2周 |
|
|
|
|
2周 |
|
|
|
192008 |
电信 |
课程设计I |
1 |
1周 |
|
|
|
1周 |
|
|
|
|
|
1周 |
|
|
192009 |
电信 |
工程实训II |
3 |
3周 |
|
|
|
3周 |
|
|
|
|
|
3周 |
|
|
192010 |
电信 |
课程设计II |
1 |
1周 |
|
|
|
1周 |
|
|
|
|
|
|
1周 |
|
192011 |
电信 |
生产实习 |
3 |
3周 |
|
|
|
3周 |
|
|
|
|
|
|
3周 |
|
192012 |
电信 |
工程实训III |
6 |
6周 |
|
|
|
6周 |
|
|
|
|
|
|
6周 |
|
192013 |
电信 |
毕业实习 |
4 |
4周 |
|
|
|
4周 |
|
|
|
|
|
|
4周 |
|
192014 |
电信 |
毕业设计 |
16 |
16周 |
|
|
|
16周 |
|
|
|
|
|
|
|
16周 |
小计 |
37 |
37周 |
|
|
|
37周 |
|
|
|
1周 |
2周 |
4周 |
14周 |
16周 |
学科基础教育平台小计 |
87 |
800 |
712 |
|
88 |
|
|
48 |
130 |
242 |
196 |
102 |
|
|
专业教育平台 |
专业选修课程 |
选修课 |
192015 |
电信 |
虚拟仪器 |
2 |
32 |
32 |
|
|
|
|
|
|
|
32 |
|
|
|
192016 |
电信 |
射频电路设计 |
2 |
32 |
32 |
|
|
|
|
|
|
|
32 |
|
|
|
192017 |
电信 |
自动控制原理 |
2 |
32 |
32 |
|
|
|
|
|
|
|
|
32 |
|
|
192018 |
电信 |
嵌入式系统 |
2 |
32 |
32 |
|
|
|
|
|
|
|
|
|
32 |
|
192019 |
电信 |
DSP技术与应用 |
2 |
32 |
22 |
|
10 |
|
|
|
|
|
|
|
22 |
|
192020 |
电信 |
网络信息安全概论 |
2 |
32 |
32 |
|
|
|
|
|
|
|
32 |
|
|
|
192021 |
电信 |
数据结构 |
2 |
32 |
32 |
|
|
|
|
|
|
|
32 |
|
|
|
192022 |
电信 |
web开发技术 |
2 |
32 |
32 |
|
|
|
|
|
|
|
|
32 |
|
|
192023 |
电信 |
网络安全与防范技术 |
2 |
32 |
32 |
|
|
|
|
|
|
|
|
|
32 |
|
专业教育平台小计(选修8学分) |
8 |
128 |
118 |
|
10 |
|
|
|
|
|
64 |
32 |
32 |
|
素质能力教育平台 |
公共选 修课 |
选修 课 |
|
|
见学校公共选修课目录 |
7 |
112 |
|
1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素质能力教育平台小计(选修7学分) |
7 |
112 |
|
112 |
|
|
|
|
|
|
|
|
|
|
总 计 |
176 |
2324 |
1728 |
404 |
112 |
|
294 |
382 |
398 |
298 |
268 |
214 |
72 |
8 |
九、课程设置学分比例表
表1:学分分配表
课程设置(纵向) |
毕业标准学分(占比) |
通识类 教育平台 (74) 42% |
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25.5)14.5% |
国防与安全教育课程 |
3.5(2.0%) |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
17.5(9.9%) |
工程教育课程 |
4.5(2.6%) |
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 |
5.5(3.1%) |
数理教育课程 |
27.5(15.6%) |
外语教育课程 |
11(6.3%) |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
4.5(2.5%) |
学科和专业 教育平台 (95) 54% |
学科基础课程 |
29.5(16.8%) |
专业核心课程 |
20.5(11.7%) |
专业实践课课程 |
37(21%) |
专业选修模块课程 |
8(4.5%) |
素质能力 教育平台 (7) 4.0% |
公共选修课程 |
7(4.0%) |
总计 |
176 |
表2:理论学分与实践学分比例分配表
课程设置(横向) |
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理论教学环节 |
133.5 |
75.9% |
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 |
42.5 |
24.1% |
